3月20日,2025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普陀体育馆举行。今年赛事以“烟火繁花里共享悦活力”为口号,将于3月23日鸣枪开赛。届时,7000名来自全国各地及不同国家的跑者,将途经上海苏州河沿岸的工业文明遗址遗迹和现代化创意建筑群,用奔跑感受苏州河畔的独特魅力。
赛事起点位于莫干山路,终点设在半马苏河公园(云岭东路),全程21.0975公里,仅设半程马拉松一个项目。组委会为激励跑者,为男女前六名准备了丰厚奖金:男女前六名将分别获得15000、10000、8000、5000、3000、2000元人民币的奖金。此外,男子前150名、女子前100名还能直通2025上海马拉松。为保障赛事安全,比赛路线各段设有关门时间,限时封闭社会交通,赛道自5公里起每5公里的关门时间分别为7:55、8:40、9:25、10:05,半程马拉松项目整体关门时间为10:15。
此次赛事预报名人数达29251人,创三年来新高。参赛者来自江苏、浙江等30个省级行政区,其中上海市民人数最多。此外,还有285位来自德国、美国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跑者,赛事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赛事组委会秉持“跑者至上”的理念,提供专业服务保障。赛道沿途设置多处饮水/用水站和能量补给站。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高温天气,组委会还将在14公里处设置1处冰站,并在8公里、12公里、16公里、18公里和20公里处设置5个喷淋站。参赛包福利丰富,参赛Tee设计清新,完赛奖牌别具匠心,融入苏河元素,尽显赛事特色。3月20日至3月22日,参赛者可前往上海真如环宇城领取参赛包。
为增强赛事的参与性与趣味性,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冠名商,将在终点设置展位,为参赛选手提供奖牌刻字、完赛成绩合影和金融知识科普等服务。波克城市将儿童公益主题轻画廊搬到现场,展示青少年美术作品,探索游戏的更多价值。洛合体育等合作伙伴也各施所长,为赛事提供能量补给、饮品、运动毛巾等物资支持。
用脚步丈量城市,用汗水书写活力。事实上,苏河半马自2023年首届举办便备受关注。参赛者沿着苏州河奔跑,感受城市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已成为最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一场半程马拉松赛。赛事由上海市体育总会、普陀区人民政府等主办,普陀区体育局等承办,上海市田径协会等协办。(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线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线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